1.外觀。產品整潔、平伏,折疊端正,左右對稱,各部位熨燙平整,無漏燙,無死褶,產品無線頭、無紗毛,各部位符合標準要求。線與面料相適應,包括色澤、質地、牢度、縮水率等方面,兩者應大致相同,以能保證職業(yè)裝的內在質量與外觀質量為準。鈕扣的色澤應與面料色澤相稱。
2.規(guī)格尺寸。職業(yè)裝號型設置,必須按“職業(yè)裝號型系列”標準的有關規(guī)定進行。規(guī)格尺寸以標準所允許的公差范圍為限。
3.色差。色差規(guī)定是對原料的要求,即對衣服面料的要求。根據(jù)有關國家標準對色差的規(guī)定,職業(yè)裝的上衣領、袋面料、褲側縫是主要部位,色差高于四級,其他表面部位四級。職業(yè)裝產品的色差檢驗,其工具是借用“染色牢度褪色樣卡”。該樣卡是原紡織工業(yè)部制訂的國家標準之一。樣卡用五對灰色標樣組成,分為五個等級。五級代表褪色牢度最好,色差等于零,職業(yè)裝四級至一級代表褪色相對遞增的程度,一級表示最嚴重。
4.疵點。標準規(guī)定,每個獨立部位只允許有疵點一處。獨立部位是對衣片所劃分的區(qū)域,按衣片的主次部位,分1、2、3、4四個區(qū)域。每個部位就是衣片上的一個區(qū)域。如上衣有兩個前片,每片胸部都屬1部位,每個部位就是一個獨立部位,兩個1部位就是兩個獨立部位。在胸部這個獨立部位中,既有衣片又有貼袋和袋蓋。標準規(guī)定每個獨立部位,只允許有疵點一處,就是說衣片上有疵點,在這個獨立部位內的貼袋和袋蓋上就不許再有疵點。疵點的種類因不同的面料而不同,判定時要按標準規(guī)定進行。
5.縫制。在針距密度中規(guī)定明線(包括不見明線的暗線)的針距,每3cm14—18針。面料的品種很多,為保證產品的外觀和牢固,不同的面料應選不同的針距。如硬質面料的針距一般可以稀一點,質地松軟的面料一般針距可以密一點。
線路順直是指各縫制部位的線路不準隨便彎曲,要符合工作服,職業(yè)裝造型的需要。線路要整齊,不重疊,無跳針、拋錢,針跡清晰好看,縫制的起止回針要牢固,搭頭線的長度要適宜,無漏針、脫線現(xiàn)象,縫線松緊要與面料厚薄、質地相適應。縫制質量中的對稱部位要求基本一致。
對成衣縫制質量的檢查除看針跡外,還應看拼接和夾里。拼接主要看褲腰、下檔拼角處拼接是否合理,再看內部如掛面、領里等拼接是否符合要求。對有夾里的衣服應檢查夾里的長短和肥瘦,以及里、面是否平伏。絲、駝絨棉襖、皮茄克、呢大衣、高檔毛料工作服及中高檔夾服等都有里料。里料具有保暖、保護面料作用,而且使衣服便于穿脫。因此里料質量直接影響到工作服質量和檔次。
工作服,職業(yè)裝里料分棉布、絲綢和化纖等三大類。品種有羽絨、花紗鍛、人造棉、尼龍綢、滌綸綢等。檢查時,一看里料的經緯密度是否較小,二看里料的組織結構是否疏松。從做工上檢查,先將衣服里子翻出,用雙手輕拉一下袖窿、擺縫、袖子等部位縫接處,看看縫制線路的針距是否過稀,針眼是否較大,有無毛頭露出。再用手仔細摸一下里料各部位的縫接處,看看縫邊寬窄是否均勻一致,是否過窄等